“水银骗局”阴谋曝光:国家安全部撤走红发证件,冒充外企员工|国家安全部|国家机构工作人员|海外公司员工|水星红骗局_网易移动
国家安全局工作发现,部分犯罪分子出示国家安全部等机构的红字文件,以参与化学物质“SB2O7HG2”(俗称“汞红”)贸易牟利为名,对无礼之人精心诈骗其钱财。近日,国家安全局会同有关部门破获了“红汞骗局”案件。骗局详情今日曝光,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,避免和保护自己的“钱袋”。行之有效的信息,编织财富梦想。在20世纪90年代,一些人创建了c以相关原料制成的具有极高战略和经济价值的“俄罗斯红水银”概念,与原料相关的八卦作品在苏联解体后流入黑市,以“稀有物品”为由进行诈骗。近年来,不法分子对这一老骗局进行了新花样,声称“红汞”具有较高的“医疗价值”和“抗癌作用”,并声称投资者通过参与“红汞”跨境交易可以获得高额“中介费”和“便利费”。诈骗团伙成员大肆耍花招,通过冒充“海外公司员工”,虚构国内“总代理”、“托运人”、“检验员”等身份,精心美化“红银”贸易市场“充裕”假象,伪造价值数百万甚至上亿元的“交易记录”。去除人物角色,利用“官方背书”提升骗局可信度犯罪分子冒充“将军”、“领导”、“秘书”等官方人员,制造可以获得“国家战略储备资源”的假象。犯罪分子还参考网上流传的政府官方文件“模板”、国家安全部等机构的红头文件,制作出“国家安全部每年都会有类似文件批准‘红汞’交易”的信息,谎称购买“红汞”是经过授权的,从事大宗国际授权的经济活动“授权销售”的叙述进行欺骗。 受害者的信任。
图为伪造文件的图案。这份假的国家安全部官方文件,就是巧妙设计来骗你赔钱的。犯罪分子大范围寻找目标,以“便利跨性别”为借口不法分子在与受害人签订所谓“合同”时,巧妙地冠以“检验费”、“检验费”、“担保费”等名目,反复索要预付款,然后挪用资金。 以“交易失败”、“货物不纯”等理由索要钱财,给受害人造成财产损失。一些人意识到自己受骗后,索性加入诈骗团伙,效仿诈骗他人的伎俩,导致骗局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。国安局协同有关部门,依法对犯罪分子开展刑事打击,斩断“红汞”诈骗链条。国家安全局 提醒大家,《刑法》第 279 条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》规定: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;构成犯罪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。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冒充人类警察实施诈骗的,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。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280条规定:遗忘、变造、买卖、盗窃、盗窃、毁坏国家机关公文、证件、印章的,处有期徒刑,并处政治权利;构成犯罪的,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。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广大人民群众应该擦亮眼睛,提高警惕,不要相信任何打着国家安全机构旗号从事各种商业活动的人。如发现盗取国家安全局公文、冒充国家安全局工作人员等线索,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局举报受理热线、网络举报平台(www.12339.gov.cn)、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,也可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保卫局举报。来源:安平/“国家安全部”微信公众号
“水星红骗局”计划
2025-10-28
